观点来自:Roman Cyganov,Anti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2023年秋季,好莱坞编剧开始对人工智能(AI)在创作领域的渗透提出抗议。担忧在于:AI将生成剧本,并削弱真实的叙事创作。一年后的今天,一则公共服务广告展示了由深度伪造技术生成的名人形象(如泰勒·斯威夫特和汤姆·汉克斯),该广告警告公众防范选举中的虚假信息。
进入2025年几个月,AI在娱乐行业的本意是要实现民主化的未来,然而其迅速演变也暴露出社会对于扭曲现实和大规模虚假信息的广泛担忧。
尽管这是“AI时代”,然而近52%的美国人对AI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角色感到更多担忧而非兴奋。此外,另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球68%的消费者对在线隐私问题感到“有些”或“非常”担忧,这一担忧主要源于对虚假媒体的恐惧。
如今,问题不再是恶搞或深度伪造视频。AI生成的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字内容的生产、分发和消费方式。AI模型现在能够生成超现实的图像、视频和声音,激起了关于所有权、真实性和伦理使用的紧迫问题。以极小的努力生成合成内容的能力对依赖媒体诚信的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表明,在没有安全验证方法的情况下,深度伪造和未经授权的复制品的肆意传播,可能会彻底侵蚀对数字内容的信任。而这种信任的流失,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内容创作者和企业这两个核心群体,他们面临着法律纠纷和声誉损害的不断增加风险。
区块链:内容所有权的保障
区块链技术一直被视为解决内容所有权和去中心化控制的可靠工具,但随着生成性AI的出现,它在可扩展性和消费者信任方面的重要性逐渐上升。试想一个去中心化的验证网络,可以在多个平台上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认证,而无需任何单一的权威机构来决定与用户行为相关的算法。
让生成性AI进入区块链
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并未设计来应对AI生成的媒体,这使得相关法规存在严重漏洞。如果一个AI模型生成了一件内容,谁拥有它的合法所有权?是提供输入的人、模型背后的公司,还是根本没有人拥有?没有清晰的所有权记录,数字资产的争议将会持续加剧。这种情况创造了一个动荡的数字环境,其中被操控的媒体会削弱对新闻、金融市场甚至地缘政治稳定的信任。加密行业也无法避免这一问题。深度伪造和复杂的AI攻击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最近有报道称,针对加密钱包的AI驱动诈骗事件激增。
区块链可以认证数字资产,并确保透明的所有权追踪。每一件AI生成的媒体都可以在区块链上记录,提供一个防篡改的创建和修改历史。类似于AI生成内容的数字指纹,它永久地与源头关联,让创作者能够证明所有权,企业能够追踪内容使用情况,消费者可以验证内容的真实性。例如,游戏开发者可以将AI创作的资产注册到区块链上,确保其来源可追溯并受到保护。电影制作公司可以在电影制作中使用区块链来认证AI生成的场景,防止未经授权的传播或篡改。在元宇宙应用中,用户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AI生成的虚拟人物和数字身份,区块链充当不可篡改的认证账本。
通过区块链的端到端应用,最终可以通过实现链上身份验证,防止AI生成的虚拟人物和合成媒体的未经授权使用。这将确保数字形象与已验证的实体挂钩,从而减少欺诈和冒充的风险。预计到2032年,生成性AI市场将达到1.3万亿美元,因此通过这种去中心化的验证框架来确保和验证数字内容,尤其是AI生成的媒体,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这些框架将进一步帮助打击虚假信息和内容欺诈,同时促进跨行业的应用。这个开放、透明、安全的基础将惠及广告、媒体和虚拟环境等创意领域。
有人认为,集中平台应负责AI验证,因为它们控制着大多数内容分发渠道。另一些人则认为水印技术或政府主导的数据库足以提供足够的监管。但事实已证明,水印可以轻易被移除或篡改,而集中数据库则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数据泄露或由单一实体控制,后者往往存在利益冲突。
显然,AI生成的媒体发展速度超过了现有的保护措施,导致企业、内容创作者和平台面临越来越多的欺诈和声誉损害风险。
为了让AI成为进步的工具,而非欺骗的工具,认证机制必须同步发展。区块链在这一领域的最大优势是它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解决方案,能够跟上AI进步的步伐,并提供维持知识产权透明度和合法性的基础设施支持。
AI革命的下一阶段,不仅会因为其生成超现实内容的能力而被定义,还会因为在适当时机及时部署这些系统的机制而显得尤为重要。预计到2025年,由AI生成的欺骗性诈骗将创下历史新高。
没有去中心化的验证系统,依赖AI生成内容的行业将失去公信力,并面临更严厉的监管审查。如果行业不认真考虑去中心化认证框架,在数字信任未受到监管之前,问题就已经变得无法忽视。
观点来自:Roman Cyganov,Anti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评论0